专业

复习中城史,除了《周礼考工记》,我们还能关注什么?

 

 

 

PART 01

《周礼考工记》之地位

以及其它古代著作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学习或复习中城史,总不能逃开与一个熟的不能再熟的老朋友——《周礼考工记》的会面。其中那句“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应该也已经成为了许多同学就算在梦里都不会出错的经典语录,看见前半句就想起后半句,以至于倒背如流,在未来都久久不能忘怀。

 

中国城市建设史作为大部分院校的必考内容,在实际初试考察中对于《周礼考工记》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尊重,围绕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所给出的考题可以说是永不过时和落伍。根据笔者的粗浅统计,在过去五年,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以及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都将其作为重点知识点进行考察。表现为,其在考题中作为关键词或题眼出现的频率一骑绝尘,远超其他部分的内容。

 

可放眼原理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比起其它内容,中建史仍然不是我们复习过程中的主角。从应试角度出发,同学们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大量让人眼花缭乱的城市建设理论,很多小伙伴在复习城建史的过程中会采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应对策略,即重点关照“特殊理论”——《周礼考工记》,对于其它著作或理论的关注则稍显不足。

 

诚然,《周礼考工记》在中国城建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思想也为后世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复习中建史,我们只要明白《周礼考工记》,就足够了吗?要短时间快速了解和记忆中建史涉及的规划思想及理念,除了熟悉我们的“老朋友”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也就是说,面对各类考题或者问题,除了《周礼考工记》,我们还能答什么?

 

想必思考到这里,我们对于上面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周礼考工记》是理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把钥匙,但要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不能仅局限于此,需要有更为广泛的认识。如果我们将镜头拉远从《周礼考工记》这个绝对的主角身上,就可以看到,它旁边的两个“小弟”——《管子》以及《商君书》中所提倡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同样表现不俗。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复习中城史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变化以及它们对规划的影响对小伙伴们理解它们有所帮助,了解脉络后,以其为骨充裕血肉,更高效更有用地进行学习~

 

所以以下部分,文章将会从发表时期、主要内容和思想、后世都城建设中的思想体现三个方面,简要对比分析三部著作,帮助各位小伙伴们理清思路,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规划思想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脉络。

 

 

 

 

PART 02

《周礼考工记》、《管子》和《商君书》

对比分析

 

 

① 《周礼·考工记》封建意志的集中体现

《周礼考工记》,目前我们认为成书应早于春秋时期,实际上并非一本书。《周礼》为儒家经典之一,分叙六宫,冬官缺失,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其中备载百官所为,都城建设作为古代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自然也记录在案。这就引出了我们城规学子最熟悉的篇章,《匠人营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短短三十几个字概括了城市规模、城市平面结构形态和空间形态、功能分区,以及道路分级,这几个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可谓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周礼考工记》的核心思想则在于礼制。摆脱了石器时代类似原始部落和居民点这一零散的聚落形式之后,古代人类聚居点的规模扩大,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城+市;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当初按照《周礼考工记》建制的都城多数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对于城市选址、建设等更多复杂的方面,没有做出很明确的规定,从而显得较为机械呆板。

 

这种机械也体现在后世的影响之中:参照《考工记》为蓝本,采用其核心思想的多为新建都城,由于城市形态、宫城位置、以及功能分区的限制,选址大多位于大平原;城市用地完整,远离穿插入城的水系,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郭、城、市”。

 

礼制和秩序稳坐“建都原则”这一金字塔顶端,深刻影响了如曹魏邺城(魏晋时期)、唐都长安(隋唐)、元大都,以及明清北京,等我们熟悉的都城建制。

 

尽管当我们从现代回望,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周礼考工记》的局限之处,但不可否认,其对封建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20212170343

▲ 体现礼制思想的春秋战国城市(图1、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百花齐放,《管子》和《商君书》正是在此时出现。这两部著作的出现则打破了《周礼考工记》中礼制对于城市规划理念的单一束缚,为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比二者与《考工记》,它们并没有推翻后者的理论,而是可以将其作为《考工记》的补充、完善和进步。

 

 

② 《管子》破除固有秩序的“盗火”思路

 

《管子》汇集百家思想,其中关于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如下记载:“筑城以卫君”至“城以盛民”,此处体现城市政治职能的松动和改变;“千室之都,万室之国”,体现粗浅的城镇分级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用水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则体现出灵活高效的城市选址思路,以及因地制宜,重视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的思维;“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从功能合理分布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一种原始的“职住平衡”理念。同时,《管子》中也首先提出将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结合,以多样和联系的眼光看待城市。

 

《管子》的核心在于,让都城建设部分从皇权至上的秩序中出走,打破了《周礼考工记》单一模式和布局的束缚,第一次以功能作为城市核心,看待城市本身,建立了理性思维和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影响深远。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城市建设制度以及方式必然会为了适应其发展进行改变,从而催生出新的形式。而《管子》则为后来的城市建设和改建提供了一种新型思路,如宋代发生的“城市革命”以及后周皇帝柴荣的东京改建,就是为了适应功能变化而产生的行为。城市建设不再只为了统治阶级服务,而是为了未来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行。

 

③ 《商君书》土地和空间宏观的视野

《商君书》,同样也是一部记载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书籍,主要从区域经济、城乡关系、交通布局,这三个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中的《徕民篇》,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同样地,《算地篇》也从人口规模和土地规模的匹配程度,适当研究了城市人口增长以及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开,则行倍。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

 

《商君书》中涉及到的规划思想,在尺度上则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出发,不以一地或单纯的城市建设为隅,而是将尺度扩大到区域层面,广泛地进行城市发展建设讨论,开创了古代区域城镇研究的先例。

 

那么,到这里,我们对这三本著作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规划思想其实是较为完善的;尺度由宏观至微观,涉及到了经济、土地、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可简要参照以下表格: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史对比
著作 出现时间 核心理念 后世影响
《周礼考工记》 春秋之前 礼制以及秩序;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曹魏邺城;

唐长安、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

《管子》 春秋战国

功能角度出发,“因地制宜”;

将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结合

扬州;宋代临安,平江府
《商君书》 春秋战国

区域城镇、区域经济的思想;

内部用地功能比例合理;

人口增长与城市规模匹配。

清代城镇体系的完善

 

 

 

 

PART 03

《周礼考工记》及《管子》哲学思想

在规划中的体现与不同

 

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在这一部分,会带领小伙伴们回到中国古代,认识载封建社会下,贯穿中国城建史的《周礼考工记》如何影响城市建设。与此同时,《管子》又是如何动摇其单一规划模式的。

 

作为新建都城的“黄金原则”,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际案例来体会一下。

 

①  殷周时期的周都城——《周礼考工记》的基础体现

 

微信图片_20220212170347

▲ 周王城复原图(图1)

 

这两张周王城复原图正是《匠人营国》的生动体现:除了“旁三门,九经九纬”外,城中央设宫城,“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种符合礼制秩序的功能分区也非常清晰明朗。城市布局方正严整,讲求秩序、体制、等级、尊卑 ,城市道路等级及规模讲究均衡对称,是《周礼考工记》思想最集中,最基础的具象化。

 

② 魏晋时期的曹魏邺城——第一个较为全面体现礼制思想的都城诞生

 

经历过春秋时期以及大一统的秦汉,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并再度分裂。春秋战国至秦汉,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激增;而经济水平也有所提高,经济职能增强,城市平面形态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秦汉时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政治得到巩固,城市防御设施有较大发展;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商业都会。东汉时期,中原、西北、东北等地的城市受到战争破坏严重,首都东迁,长江流域与中原的商业更为繁荣。

 

三国两晋时期开始有了明确的城市分级,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特大城市。曹魏的都城邺城,则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礼制思想。

 

微信图片_20220212170351

▲ 曹魏邺城复原图(图2)

 

从这张复原图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城市平面为矩形,城南三座城门、北两座,东西各一座;中部偏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感到,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为宫城,位于城市中轴线上,东部为曹操起居办公场所。宫城东部为王室贵族居住,以西则是皇家园林铜雀苑(可以见得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将绿化景观考虑到城市规划当中)。在这条干道以南则是一般居住区,同时有三个集市,还有专门的手工作坊。

 

在功能规划上,曹魏邺城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将政治统治中心和一般居民分开,同时继承了城廓布局,区分宫城与外城;体现出非常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思想,和对人民的管制和防范。而在城市布局上,两条十字相交的主干道交于宫城前,对称布局也贯穿了整座城市,对之后的城市产生巨大影响。

 

③ 隋唐时期的唐都长安——体现礼制思想的同时规模空前、设施完善、影响深远

 

隋唐结束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再次实现社会的大一统,经济水平发展空前。而在上个时期,经济中心已出现南下,所以,隋唐时期的城市逐渐发生了政治和经济职能分离的情况,经济中心逐渐由中原转向江淮流城,军事政治中心仍然以关中地区为主。

 

微信图片_20220212170357

▲ 唐长安布局图(图3)

 

隋唐都城为长安(今西安),由于战争破坏、风水、还有政治管理需要,长安为有规划的新建都城,受到《周礼考工记》和曹邺城的影响明显。除了基础性的城市布局与前人所做的类似,在景观绿化还有城市基础设施上也做出较为完善的规划。

 

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官民不相参,作为居住功能,里坊制发展完善;但固定的市集位置与严格的宵禁仍体现出礼制思想对居民严格的限制;城市布局具有一定的数字概念,如三、五门洞;对后世宋东京、金中都、元大都有着深远影响。同时这个宏伟的都城还具有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直接影响到日本都城平安京的建设(今京都)。

 

小彩蛋:由三国到隋唐,居住区严格采用里坊制。坊的发展整齐划一,属于一种封闭、内向的形态。

 

④北宋东京——向南迁徙,里坊制崩溃,“抛弃”《周礼考工记》“爱上”《管子》

 

唐末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城市规模大,人口集中,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商业发展突破城墙限制,出现关厢(可简单理解为城市新区);千年里坊制度向街坊制转变。城镇体系方面,出现草市、墟、场等,有些逐渐发展为市镇;因为火药的出现和使用,城市防御建设加强。

 

微信图片_20220212170401

▲ 北宋东京复原图(图4)

 

关于“抛弃《周礼考工记》爱上《管子》”这一思路的体现,不得不提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是其手下)对于北宋都城东京(原汴京)的改建。

 

宋代汴京之繁华,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中大可窥见一隅,但柴荣刚即位时,汴京(后东京,现开封)可不是这样。

 

当时的汴京道路狭窄拥挤不堪,市集规模不足,分布零散,不能很好地提供服务;建筑密度大,下水不好,夏天湿热冬天容易起火灾。(诏书原文:“诸卫军营,或多窄狭,百司公署,无处兴修,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而又屋宇交连,街衢湫溢,入夏有暑湿之苦,冬居常多烟火之忧”),这都是当时汴京面临且于公于私,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以见得,古代城市面临的“城市病”和现代城市大同小异,而古人看待城市问题的目光和处理其的手段也同样十分广阔和先进。

 

面对势在必行的改建,柴荣采取的措施有三:

 

扩大城市用地,新建相当于原来城市4倍大小的罗城(“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志”);

 

同时,对改建项目进行分期建设(“俟将来冬末春初,农务闲时,即量差近甸人夫,渐次修筑,春作才动,便令放散,如或土动未毕,即迤逦次年修筑,所异宽容办集”;

 

并且,在城市改建上,他给了百姓很大的自由。认为等新城规划好了,各类公共设施都选址完善,百姓就可以在剩下地上自己建造,这与当前我们提倡的“城市治理”不谋而合。

 

对于城市内部要素的改建,这位后周世宗也有一套手段:他不仅就道路宽度和绿化、建筑退线都列出了要求,对城市特色也十分看重。特意对汴京的水系景观进行了营造,允许市民在河边种植绿树,建设标志性建筑,以展现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同时,为了解决上文提到的下水问题,汴京建立了发达的排水系统:地面明渠“八字水口”,地下暗渠同样四通八达;除了对付涝灾的“排”,利用河流蓄洪防洪思想也同样十分先进。

 

在看过宋代毫不落伍的规划改建理念之后,我们再次回到城市平面形制本身:汴京具有三套方城,四水灌都,水运发达;城市平面形状不完全方正,城市道路也不完全笔直,而是沿穿城而过的汴河,自发形成临河大街;严格划分的里坊制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开放性街道和适应商业分布的市集。以上提到的,都符合《管子》中“因天时就地利”的思想,政治职能不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而是为了能够较好地发挥城市本身服务于民的功能。

 

 

 

PART 04

小小总结

 

总体而言,中国封建社会大部分时间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许多城市都以加强军事、政 治为目的而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统治阶级一直占据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故,封建礼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这就是为什么《周礼考工记》中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挥之不去的影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死板并且不够人道的封建礼制思维受到冲击,逐渐瓦解。为了适应新的要求,不论是统治者还是人民,都将眼光拓宽,思考如何回归功能才能使城市发挥更好的作用。统治者为民而治,邀民自治,不再是“筑城以卫君”,而渐渐转变为“城以盛民”。其实上面提到的东京曾有一小段时间尝试恢复里坊制,但最终失败了,重新回到了街巷制。所以当一味地“自上而下”不能取得良好效益时,古代哲学思想在规划中的应用变得与时俱进。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到开头的问题,就会很容易明白,《周礼考工记》作为一条线索,标明了古代规划哲学思想的始终以及核心,但远远不是全部;好比一道主菜,需要有点缀,有搭配,才称得上一桌完整的“盛宴”,当我们学习古代规划思想,同样也该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学的透,吃得开。

 

 

PART 05

规划考研理论

相关真题解析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前面的分析对比看完,我们今天“说”的部分就结束了。不管理解多少,记住多少,最终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同学们通过文字和思考落实到卷面上。如文章开头所述,2021年考研中,各大高校的城建史题目(涉及中城史的部分)其实大同小异,大部分都基于《周礼考工记》中的哲学思想进行具体城市建设方面的考察;除此之外,由于新常态与国土空间规划大视角下对生态的重视和新理念,也有部分高校将中城史结合山水格局进行考察。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利用上面的知识,如何应对真题吧!

 

① 体现城市与山水关系的相关学说与典型方法。(同济,简答)

第一眼看到这道题可能会有前一黑的感觉。因为乍看,我们在中城史中并没有学习过任何和自然山水有关的部分。但看过上文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建设城市时在三个方面会涉及到“山水格局”:首先是选址;其次,是城市布局和城市特色;第三,通过汴京改造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防灾过程中,同样利用到了“山水”。

 

春秋以前的城市选址主要讲究“环山抱水”。为什么呢,因为受到礼制思想影响,城市形式要为对称的方形,想保证规模,就必须有足够广阔和平坦的土地来承载。但水是一种资源,影响人口规模,所以城市必不会离水源太远;从《管子》中的“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用水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也可看出,古代城市建设对于山水格局是有一套自己的使用手段。

 

说到这里,这道题目的答案已经拥有了雏形:城市和山水的关系,无非有两种。我们回避高山,但不一定避如蛇蝎,有时会因天时就地利地利用它;而水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伙伴,对于城市景观营造、城市交通、综合防灾(水利以及防洪)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 春秋战国的革新。(浙大,简答)

上文提到过,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各路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时期战争频繁,铁器出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出于战争防御和商品经济的双重需求,《管子》灵活思想的出现打破了《周礼》对于城市布局单一模式的限制,从自然地理条件和城市功能发挥上确定城市的选址和建设建设过程。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主要以《管子》中因地制宜的思想为主导,城市平面不规则,有时有河流穿城而过;城市结构上划分“城”与“郭”,在多重城墙的基础上同时设有护城河(淹城),满足防御的需要;同时,城市的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结合,政治中心同样也是商业中心。

 

③ 中国古代城市体现了营城智慧,结合案例谈一谈城市格局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互动发展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东南,论述)

这道题目和上文中提到的汴京改造相契合,可以就宋代“城市革命”运动与当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做联系,进行解答。除了汴京,宋代的其它城市如平江府(现苏州),或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特征的城市(如元大都,有符合民族特征的草场以及穿城而过的河流)结合进行解答。

 

以上问题的解答并不局限于所给出的答案,面对考题,只要同学们方向正确、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取得较高的分数。

 

注:本期内容参考及引用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

2、《中国城市建设史》

3、《管子》

4、《商君书》

 

 

最新课程
热门标签

© 2022 GOOD Freehand Expre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