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和去年的复试都是线上举行,考核内容和时间都有所压缩,夏令营期间需要准备接受20min中英文面试和30min的快题考察。以下是我总结的几个方面的复试技巧:
(1)面试准备
今年从筛选入营到正式考核的时间相比去年很短,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短时间内突击固然重要,但保研的同学们平时最好也跟进一些专业热点,有一定基本的专业素养,起码能有所耳闻,以备不时之需。
突击准备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搜集,今年因为期末考试的原因没能赶上谷多专为保研夏令营开设的小班,比较遗憾,参加过的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参加夏令营的小班是一种信息搜集的渠道,另一种渠道是你身边保研到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通过信息的搜集可以使得在突击准备期间比较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迷茫和无从下手,这会有效提高同学们面试准备的效率。
在准备面试的问答题时,不管与自己的专业相关与否,都要尽量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准备答案,可以是从个人到社会,也可以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总之要能体现自身思维的能力。
(2)快题准备
因为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所以考察的设计场地面积不会很大,熟知相关规范,条理清晰不出错即可。如果是完全没有快题基础的同学,那么建议参加夏令营面试前务必进行一些训练;如果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在准备期间保持一定的训练量,不要失去手感。其次,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进行模拟练习,熟悉一下思维和画图的节奏。在快题正式考察期间,要遵循自己惯用的时间分配,冷静思考,稳定发挥。
我在准备过程中比较失误的点是虽然自己有进行一些快题训练保持手感,但没有提前进行模拟练习,导致自己并不能立刻适应半小时快题的节奏,所以考场上的时间控制很勉强,最后的效果也就不太理想。
(3)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一般都是面试的第一环节,短暂却也重要,因为这是所有面试老师了解你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第一印象的关键环节,因此我想单独说明一下自我介绍的技巧。
今年的自我介绍要求不使用PPT,时长一分钟。失去PPT的辅助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意味着对介绍稿的更高要求。由于只能靠我们口头表达,那么提前准备的自我介绍的内容要简洁明了,避免晦涩语汇,扬长避短,突出个人特色。比如,我是典型的竞赛型选手,在专业竞赛和英语类竞赛取得的成绩比较优秀,因此我通过量化地表达获奖数据,加上分别说明最高奖项来突出我的个人特色。再比如,有的同学在绩点排名和个人荣誉上的成绩很突出,那么可以着重强调一下自己这方面的实力。另外,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注意仪态端正,大方、自然、流畅地演讲四五句话差不多时间就到了。
(4)英文面试
将英文面试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有一部分同学对此十分头疼,虽然只有6min的时间,却比12min的中文面试还要难熬。因为今年准备的时间比较短,全面覆盖、逐个击破的英语问答准备方法并不太适用于短时间内,所以需要改进一下准备方法。
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前期准备的时候不用急于准备大量英文段落,先熟悉常见的专业词汇和常用语汇,然后再根据大致的复习方向多列一些提纲,能体现回答的层次,包含关键语句。还有时间再去填充更细节的内容。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再打磨一下思维逻辑,即除了能有量输出,进一步追求有效输出,这样既流利又有思维含量的英语表达,很可能使得自己脱颖而出。
在面试期间要尽量听懂问题,重复后实在没能理解就礼貌地表示直接进入下一题,回答过程中尽力多表述一些内容,甚至可以一边说一边思考,至少要能体现出自身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
个人经历
最后总结一下我在复试期间的感想。在收到入营通知后,我和心仪的导师有过一次联络,就面试部分,导师说技巧是“保持镇静”,我也试图询问更具体的内容,得到的是对于“保持镇静”四个字的进一步强调。其实想来在夏令营过程中这确实是最重要的策略,我在考核过程中遇到了快题的节奏问题,面试问题超出知识范围,甚至是回答中避无可避地提及了一些应当避雷的内容等各种突发情况,我的心理状态也不是稳定不变,只是尽量保持冷静,所以勉强地控制住了快题的时间;连蒙带猜地回答了不清楚的专业问题;回答中改变侧重点来对自己的“踩雷”行为进行一些补救。总之,不管前期的准备是否有遗憾,强大的内心一定会让你在面试期间如虎添翼。